“啪啪啪”之后,女同胞们一定要做这件事……

  我叫Kim Montgomery,是一位年仅31岁的妈妈,虽然还算年轻,但我已经是4个孩子的母亲了。

  时间在日复一日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流逝着。最近我的身体出现了些异样,总感觉阴道有不规则的流血,时多时少。

  由于照顾孩子占据了太多时间,一开始我也没怎么在意,更懒得去医院做什么医学检查。

  就这么拖了9个月,我发现身体状况依旧没有改善,甚至比之前更严重了……

  无奈之下,我还是踏入了医院的大门,结果医生给出的诊断如一道晴天霹雳落在我的脑门上——医生说是宫颈癌!

  我惊呆了!我才31岁啊!怎么会患癌?!

  我的心情顿时跌到谷底,迟迟不能平复自己悲痛欲绝的情绪,可是除了接受,我又能怎么办呢?

  诊所的医生告诉我,应该在21岁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宫颈巴氏涂片检查(宫颈癌筛查的一种方法),而且应该每3年一次,直至65岁。

  设想一下,如果我在10年前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,人生结局会不会完全不同?

  中国女性,啥时做宫颈癌筛查?

  我们都知道,宫颈癌作为女性第二大杀手,近些年呈倍增的趋势,而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。

  我们先来看组数据,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WHO)统计数据显示,当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7万,死亡人数约31.1万。

  在我国,2018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3.1万,死亡人数约5.3万。多么恐怖的数据,原来癌症的发病率远远比新冠肺炎更可怕!

  任何一种癌的发生都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。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

  众所周知,宫颈癌的发生是由人乳头瘤病毒(HPV)的持续感染造成的,在病毒长期进化过程中,它选择人类的宫颈作为“舒适区”,在这里安营扎寨,然后不断侵蚀人体正常的细胞。

  久而久之,那些有恶性潜质的肿瘤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,最终露出可恶的嘴脸,击破人类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,从而产生癌变。

  对于宫颈癌的预防,应用宫颈癌疫苗已然成为重要举措。

  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,我们总会时不时和HPV病毒正面交锋,因此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就成为广大女性关注的问题。

  目前针对宫颈癌的常规筛查方法包括:宫颈细胞学筛查、HPV检查技术、阴道镜检查及子宫颈活组织检查。

  《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》(下称“指南”)对我国目前宫颈癌筛查策略给出了详细建议,指南给出了宫颈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和终止年龄,各国略有不同。

  一般建议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,具体的可以咨询医生,根据你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频率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无性生活的女性不建议进行宫颈癌筛查,推荐接种HPV疫苗来进行预防。

  同时,指南也对特殊人群的宫颈癌筛查提出建议。

  对于已接种HPV疫苗者,应当同未接种者一样,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;对于存在宫颈癌高危因素的女性,比如HIV感染者、既往因CIN2、CIN3、宫颈浸润癌接受过治疗的女性,则应当缩短筛查间隔。

  《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》建议

  对于备孕女性,则应当询问过去一年内是否进行过宫颈癌的筛查。如果没有,则建议进行或在第一次产检时进行宫颈癌筛查。

  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还包括早年分娩及多产。Kim就包揽了这两种危险因素。

  据她描述,她已经连续3年怀孕,那么对于妊娠期女性,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吗?什么时间进行筛查比较好呢?

  孕妈的宫颈癌筛查

  相信每个女性怀孕后,都会忽略甚至拒绝进行宫颈癌筛查。一旦出现阴道流血的症状,首先想到的是先兆流产、保胎治疗,并没有及时关注宫颈有没有病变。

  如果医生建议进行宫颈癌筛查,很多人可能担心会不会导致流产,最终延误了疾病的诊疗。

  其实妊娠期是可以进行宫颈癌筛查的,筛查的方式跟非妊娠期女性基本相同。

  妊娠期宫颈癌的筛查仍然遵循“三阶梯”原则。

  妊娠合并CIN病变进展成为更重病变的概率很低,在妊娠期可采取保守观察,保守观察的方法是:间隔3-6个月进行细胞学或阴道镜检查,产后6-8周内重新评估。仅在细胞学或阴道镜怀疑病变进展为浸润癌时行再次活检。

  其实很少有孕妈因为在妊娠期进行了细胞学涂片、HPV检测或阴道镜检查,导致大出血或流产的报道。即便有阴道镜下活检导致的出血,在经过局部压迫、止血治疗后也基本可好转。

  因此如果孕妈们有宫颈病变的话,一定要及早进行治疗,明确病变的分级,通过适当的医学干预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。

  宫颈癌筛查的任务任重而道远,希望每个女性都能重视起来,对于可防可控的宫颈癌说bye-bye。

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权或涉及违法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alanx.com/lady/75.html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